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以給予方式走過人生關卡

最近在一場讀書會活動中,接觸到一本名為「給予」的企管類書籍。一位華頓商學院教授從他的研究中,發現在企業領導、職場、商場中,大概有三種主要類型:給予者、索取者和互利者。給予者在成就任何事情,總是思考著希望別人能夠受到幫助,能夠有獲益,一如美國創新大師Christensen 教授,衡量人生成功與否最大的標準在於幫助多少人,影響多少人。給予者在於不想讓其他人受到傷害,而使他人能夠獲益,去做對的事情。索取者則是在天平上的另一端,重視自己的利益,凡是皆以利己的角度為主,有時候會假裝成給予者,但是,時間一久,還是回復原型。

在社會中,索取者看起來績效比較好,動機強,強調自己貢獻,為自己不斷地去努力,但是,不一定會成為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人。當觀察我們組織中,不難發現一些真正有持續成長,有影響力的高績效人物,都是給予者,或者是說有智慧的給予者,利人利己的給予者。
在一次訪談一位在特定領域非常知名的成功專業人士,請其分享成功之前歷程。他提到在每次公眾領域需要爭對有爭議問題,需要人去做研究,去形成共識的時候,通常每個業者、政府代表、會計師都有自己的立場,各持己見,但是,他希望能夠從每個人意見中融合出一個有共識的作法。他經常去幫助一個較為弱勢的小官員或公會,以很低成本投入在風險和付出極大的協調工作中,在歷經幾次的付出後,反而形成最受到倚重的專業人士,而這些願意付出的小官員也都成為政府重要的幹部,形成這位會計師的重要社會資產。在這位專業人士成名前和成名後,他不斷地針對需要他幫助的人持續付出,不去思考立即回報。他多次提到他其實是只是希望能夠去幫助到人,建議後輩要多參加各種活動,多去給予別人需要幫助,回報在許多不知道的地方出現。

有一次和一位知名的思考工作者互動中,我們常在利他動機和利己動機中擺盪,總覺得要去做利他的事情,不應該存在希望自己能夠被肯定。這位知名思考者,直指最大利他就是利己,而最大利己就是利他。當一個利他目標中,能夠被實現,也必須在這中間能夠實現利己的成分。在給予的書中,給一個表,是一個最佳的描述。


利人
利己
冷漠無感
全然無私
自我犧牲的奉獻者
自私自利
索取者
利人利己
成功的給予者

資料來源:給予,第198頁,皇冠文化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