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淺析汽車和其零組件廠商發展趨勢

全世界乘人小汽車市場製造量已經從2002年5,500萬輛成長到2015年8,800萬輛,預估將於2018年突破1億輛的規模,而現代智慧科技結合上汽車,使得汽車在這幾年裝備上許多新能力。在2016年5月13日在一場以如何壯大汽車零組件產業為題的研討會,筆者分享2015年幾個主要汽車和零組件廠的變化,發現汽車零組件業者正在進行各層次的整合,而台灣產業在這個階段是危機,也是轉機。

觀察2015年主要品牌汽車年度成績單,在經過風風雨雨的一年後,主要由Toyota保持一個領先位置,仔細觀察他們所提供年度報告,則可以發現下列重點:

1. 以Daimler等為代表之高價汽車品牌廠,其在小型車種銷售量持續增加超過50%比重,這對於許多新崛起的中產階級增加之購買高級車的選項,也造成其銷售量成長,但是,其營業額和獲利提升程度有限。在品牌車廠設定既定財務目標下,持續找尋這類型入門市場的機會還是會主要的議題。

2. 休旅車(SUV)成為各大品牌車廠中快速成長之車種,以Daimler而言,其佔比已經高過25%以上。觀察各大車廠地區別銷售數據下來,就可以發現北美市場和中國市場為兩個最重要地區,北美市場提供這些車廠能夠有足夠獲利機會,而中國市場則提供數量上成長和降低生產成本的機會。各大品牌汽車廠無法在這兩個市場有所突破下,在未來發展就更難了。在SUV銷售成長和中國市場成長等兩個趨勢結合,創造出以SUV為主要車種的中國長城汽車能夠創造22%的淨值報酬率。

3. 為因應持續降低成本和運用各種電子科技,各大品牌車廠無不擴大在全球各地市場使用共用平台,這讓中國市場的汽車零組件廠商可以透過各大品牌車廠在中國合資廠切進到世界各地製造廠供應鏈。此外,各種智慧科技、新能源科技和聯網科技成為各級車種之標準配備,如:車用導航和娛樂系統、能夠將緊急情況將數據傳輸到中央資料庫的技術等,讓各大品牌車廠開始思考如何掌握這個新的機會?如何掌握汽車上數據,從而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未來汽車還是作為一個能夠表達自我的交通工具,只是在新時代下會有新的作法。

由於,臺灣具備石化、鋼鐵、電子等三位一體的環境,塑造出台灣廠商能夠在全世界汽車零組件供應鏈中,一直扮演隱身於幕後的角色。因此,較少從汽車零組件供應鏈角度來觀察。以全球前100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營業額合計來估算(參考下表),大約美元7,700億市場規模,而前20大業者就佔有超過50%以上市場,以這些公司來源國而言,日本公司、德國公司和美國公司為主要業者,這幾年中國業者透過中國市場為基礎,持續透過與國際公司的合資或購併,持續壯大其這個領域的參與程度。觀察汽車零部件業者變化,有下列趨勢值得加以注意:

1. 品牌車廠擴大使用共用平台和智慧化技術,有利於大型零組件業者發展。當品牌車廠希望零組件廠商能夠進行新車型協同開發,提供智慧化技術平台以及在全球各地提供一樣品質和服務之要求下,只有大型業者有能力提供這樣服務和持續研發,因此,可以看到汽車零組件業者將持續整併,以產出適當的經濟規模。

2. 大型汽車零組件業者增加在軟體開發能力,在智慧化相關應用中,各種感測器所蒐集數據,就需要進行各種邏輯處理,才有辦法產生其效益。因此,軟體設計和開發能力將會變得日益重要,成為各業者爭取重點。

3. 中國汽車零部件業者擁有中國市場和在地眾多之品牌汽車廠地利優勢,使得中國汽車零部件業者成為購併要角。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業者主要透過取得便宜的國家資本或民間資本,購併歐美零組件公司,而取得歐美品牌、技術和服務方法。購併後,從中國企業變成一個將歐美品牌和中國生產能量結合一起的業者,近年代表業者有天汽模、延鋒江森等,這讓世界上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增加新的力量。

從上述發展趨勢來看,臺灣廠商在這個領域有哪些機會?政府機關有能夠做哪些事情呢?筆者觀察到下列幾點供各位讀者參考:

1. 中國汽車市場提供台灣廠商有機會切入OEM市場的機會。許多在大陸市場的臺灣廠商,已經切入OEM市場,成為第一階零組件供應商。接下來,這些業者有機會透過中國合資車廠切入到新興國家的OEM廠供應鏈,同時,也有機會運用大陸人才、臺灣技術和資本,購併正在持續退出之中小型歐美業者。因此,臺灣廠商應該透過資本市場持續取得資源,以支持所需要的規模。而臺灣資本市場主管機關也應該推動這些業者在台灣更快地取得資本,並加以運用。

2. 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發展下,汽車事故將會逐年降低,因此,會對於保險售後服務市場產生質量上變化。但是,隨著各主要經濟強國透過新的標準提高新車的數量,數量龐大的中古車則會持續產生並且流入其他國家。這些中古車輛產生對於零組件需求,但是,這些需求具備多樣少量和分散於各地區之特性,屬於典型的長尾市場,這類市場並不利於擅長於速度和規模的中國廠商,反而利於在台灣廠商運用高階人力和智慧化製造設備來滿足之。因此,政府機關或半官方組織應該設置中古車零組件電子商務平台和運籌方式,讓世界各地需求可以透過這個平台,掌握臺灣廠商能夠提供產品,亦即臺灣廠商可以取得分散在世界各地區的潛在訂單。

3. 臺灣廠商在全世界汽車供應鏈中屬於規模較小的一群,而臺灣市場在車輛市場原本就是比較小的市場,建議政府機關或半官方組織除從新車輛角度來規劃產業外,也可以讓工業和資訊通的技術輔導能量,能夠比較有組織提供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所需要支持,以利臺灣廠商可以一方面避開大廠的專利布局,一方面也可以找出新的利基。

表一:世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營收彙總金額(單位:百萬美元)

表二:按照總公司所在國家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營收比重(以2014年排行榜為主)


後附兩個PwC所進行或贊助的調研,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研讀:
  1. Connected Car Study 2015 (針對自動駕駛和數位創的市場發展和潛在市場進行調研,並作出預估)參考網頁:http://www.strategyand.pwc.com/reports/connected-car-2015-study
  2. Top Suppliers (每年針對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排行榜)參考網頁:http://www.autonews.com/section/datalist40


-完-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ERP) 無法解決的事

在筆者的執業過程中,常聽見花費上成千成百萬經費,導入大型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ERP) 後,卻不見成效,或者是,到底要不要投資一個大型 ERR 呢?如何才能夠順利導入一個企業資源系統?當企業發展到一個規模後,就會發現透過紙本或進銷存為主的會計軟體已經跟不上企業發展腳步,企業主常常會要不到最即時的資訊,企業流程變成繁複和冗長。

到底企業資源系統能夠解決那些問題?那些問題是無法解決的?首先界定ERP系統就是將企業流程前後銜接起來,讓企業相關決策者能夠掌握最新的資訊。因此,光靠企業資源系統無法解決下列問題:

迷思一:能夠一張報表掌控企業的問題:其實系統只能夠忠實反應企業管理人員的素質。如果沒有一批企業經營分析人員,就算使用最好的系統,那麼還是無法透過報表找出企業的問題,提出建言。目前為止,這還是無法用系統取代的部分。

迷思二:能夠系統上線後立刻提高企業執行力:許多導入ERP專案期待系統一上線,馬上提高執行力,但是,如果沒有透過導入工作中去調整企業做事步調,那麼結果就是系統上線後,一切如舊。要提升企業執行力,經營團隊壓力和決心乃是關鍵因素。如果企業執行力嚴重不足時,ERP只是把企業執行力問題反應出來。假設有一家公司報價程序冗長,在於層層卡控,而且沒有人要負責,如果沒有先把分層負責和報價規則弄清楚,則就算系統上線後,也無法發生效益。因此,沒有執行力的企業只是在ERP上複刻出來企業的缺乏執行力之證書。

迷思三:能夠讓產品成本和人力降低:有些導入ERP出發點在於希望降低成本,但是,從ERP本質來看,這點做不到,頂多讓成本算得更為透明(不過,這需要事先規劃好)和減少重疊性高人工帳務處理程成本外,其做不到讓人力和成本較低。從實務經驗來看,ERP實施後主要能夠企業有效去管理各種料品的庫存以及作出較佳的供應鏈方式。其餘,無法產生其他立即效益。

實施一個大型ERP系統導入案,讓企業有機會重新去檢討企業流程和人員分工,這時候必須去除原先企業不效率的分工方式和人力配置。如果只是按照現況去做,那麼就會得今天的不效率帶到明天去。先弄清楚ERP做不到的事,再來看看ERP能夠做到事。

-完-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Uber初體驗

Uber近年來在各地區都獲得很大的成功,不過,在台灣生活的筆者,現行業者提供的APP叫車方式已經足夠滿足生活上需要。此外,筆者一直對於將信用卡資料和個資交給一家網路服務公司有深刻的恐懼,但是,一次國外旅行的意外,卻有一次美好的經驗。

筆者在今年有機會到一個南歐國家參加一場研討會,在會議當天安排兩個不同地方的行程,而中間只有一個小時的交通時間。原先計畫要做當地傳統計程車前往,所以,在第一場會議的開始,就先委由主辦單位和飯店協助安排計程車。結果,當天該程式傳統計程車業者有場大罷工,全市交通陷入混亂。不過,安排人員卻老神在在,直接請我使用Uber,對於一個在網路上進行交易的恐懼感的人而言,真是很掙扎。在一番內心交戰和主辦單位鼓吹下,決定使用,結果,不到一分鐘設定好帳戶、密碼和信用卡資料,並驗證後,就可以使用了。

在主辦單位協助設定地址後(其實也不難,透過Google地圖和GPS,很快就處理好了),不到六分鐘,就有一位Uber的司機,載著我到出發前往下個目的。到達目的後,我還在想如何付錢時,司機直接讓我下車,原來透過台灣信用卡就可以付款。在不到10分鐘內,我就收到一封載有本次行程帳單的電子郵件,筆者也同時完成對於司機的評價。在往後的幾天中,Uber和Google地圖(直接用中文英文混著找出地點、規劃行程、直接切換到Uber叫車)成為探索這個城市的好幫手,每天從飯店搭著Uber出發前不同的目的地。最後一天,準備離開飯店時,櫃檯人員詢問是否要安排車輛呢?當然是用Uber就好了!

Uber從一個解決共享車輛安排的平台,進行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解決交通上問題。以筆者這次經驗而言,第一天抵達異地時候,選擇搭乘當地有牌的計程車,結果到達飯店時候,竟然付出比平常多一倍車資,司機沒有跳票也加收一大筆行李廂費用,開立一個手開收據,很愉快地走了。等到我和飯店櫃台人員一聊,才發現變成冤大頭(按:上車沒有要求跳錶,下車沒有讓飯店服務人員代為溝通費用,均是筆者的疏忽)。因此,接下來行程就儘量不搭乘計程車。這就是傳統計程車司機業者的問題,政府再多管制和保護,業者再多自律,結果,搭乘計程車只要有一次不好經驗或一個害群之馬,對於消費者都會產生一個防衛機制和期待,難道沒有一個經濟實惠的價格,又能夠透明安全的交通服務嗎?

在這體驗中,科技和人性不斷地有美好的結合。當在異地不知道如何說明地址,擔心被亂敲竹時候,Uber和Google Map間結合,讓交通路線很透明地讓司機理解(這中間根本不必講話)。在移動過程,司機和我的各自手機都可以同步記錄相關路徑,確保路程上透明度。到下車時,只要下車就好,透過信用卡結算,速度快速,收費由系統自動計算,並且留下軌跡。作為一個消費者對於整個搭乘的過程,有一個透明、效率和安全的體驗。順帶一提,最後還可以對於司機進行評價,讓司機在Uber生態圈中,更懂得自重自愛。

在這邊不用一個商業分析的角度來談論這件事,只是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讓出外到異地的筆者,感受到智慧生活的好處。所以,接下來筆者肯定會是Uber的用戶了。最後,順帶一提,當天該市的計程車罷工原因正好就是抗議Uber侵犯他們的生存權益(按:很多行業都有類似情況,傳統作法保護特定族群,讓消費大眾付出代價,但在新的科技環境下,打破這些限制,未來這種情況只會越來越多)。結果,這場罷工卻幫Uber司機創造更多的機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