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讓員工看到自己的那塊拼圖!

近年許多企業都碰到一個現象,越來越難讓員工有動力為公司付出心力,員工也越來越把公司當作是一個例行公事,上班下班的界線越來越清楚。似乎,現代員工和以前員工發生很大的質量變化。

有回,一位主管和我分享一個想法,而有所觸發:一般的人在使用設計師進行室內裝潢的過程,通常對於結果總是不太滿意,在付出最後一筆驗收款的心理總是覺得吃虧,然後,以後就不再和這個團隊往來。這位主管提到這個過程看似設計團隊在執行業務過程中有瑕疵,但是,其實在於業主沒有真正參加設計到執行的過程,當看到圖案時預期空間很大,但是,直接看到成品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很大預期差別。這位主管告訴我,在她的裝潢過程中,她主動參與其中,將她所需要的想法逐步放在設計師的作品中,因此,在裝修完成時候,等於看著自己的作品一步一步的實現,所以,當最後結案的時候,自然也就甲乙雙方盡歡。

整個台灣社會職場已經進入質變的變化,過去人要工作,在於買下房屋、存下退休後生活、讓家族有更富裕的生活,經過三十年的努力,不過選擇任何事或職業,整個社會的大部分人都可以自己的房子、充分醫療、退休後照顧。現代社會來工作的族群中,家長已經提供住宅的比例越來越高,所以,工作提供給每個人的意義越來越不一樣,其中有一樣就是在於自我實現。

現代社會的工作比較像參加一個活動、一個社團,希望透過這個過程中,提升生活品質,提升生命意義。因此,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辦法讓幹部和員工,可以看到他自己在這個拼圖中的一塊,他就沒有辦法讓員工願意對於企業長期用心付出。所以,這其中透出三個關鍵思考:其一、企業不只是對企業主有意義(這個是必然存在),也必須要對於員工有意義(所以,現在很多企業去推動對於企業目地討論、對於企業對外公益性討論,有在經營管理上需要性);其二、企業必須瞭解員工對於從企業取得回報的多樣性。從以前就瞭解薪酬只能是保健因子,但是,很多企業卻設計不出保健因子以外的項目,因此,企業主常要自問員工為何來公司上班?為何要努力工作?其三、企業必須讓員工看到自己的想法成為公司的一塊拼圖。當員工將企業的一部分當作是自己的作品時候,他就去捍衛它、去保護它。這才是現代社會讓員工前進最大的動力。

後續有機會,再分享如何讓員工將企業的一部分當作是自己的作品。

-完-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人生的智囊團

在一次活動中,一個主持人分享兩個故事:第一個,在羅伯特清琦的培訓課程中,會先讓受訓學員評估自己朋友圈中有多少朋友比自己優秀、比自己職位高、比自己來得有財富,主要理由在於這些人可以幫助自己成功;第二個、在親人需要醫療照護過程中、投資過程中、轉職過程中,自己許多不在同行的朋友,幫自己許多忙,也讓自己有許多業務外機會。因此,這位主講人希望每個現場朋友都需要能夠去交朋友,尤其是比自己優秀的業務朋友。

一家日本知名諮詢業者對於剛新進的員工,在剛到任的五年內,不會要求任何業績,但是,在五年以後,這家公司卻會要求業績。在諮詢工作中,通常客戶都會派出優秀的幹部參加專案,而這些人在五年後,都常都會開始位居要職,因此,在五年內,他們會要求這些員工和客戶幹部建立深厚的關係,而五年內後,這些員工就會有能力去發展業務機會。
誠如所言,在職涯發展歷程中,你必須要有更多的朋友,才會能夠透過分享和交流,取得得更多的資源,因此,每個人無形的社交圈,決定他在這個社會能夠得到力量。這樣的社交圈至少能夠發生幾個好處:第一、提供關鍵資訊;第二、在危難或需要,提供必要協助;第三、提供意外的機會。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真的必須如此功利主義去維持你的社交圈嗎?每個朋友就必是一種的資源交換關係。背後沒有提到卻是真正的對等關係,每個人在社會職涯中,都在一個領域中,從下往上去發展,當你發展到每個位階過程中,你都會開始去認識和交往新的朋友。你會開始發現許多朋友慢慢變成你的資源接受者,而當你需要新的養分時候,你自然就去找尋一群新的人、事、物,從而發展出新的互利關係。所以,當仔細去想想,豐富的社交圈是因、還是果,筆者倒是認為讓自己去成為更有能力幫助人(更有價值)的人才是沒有看到背後的真像,我們必須變成強大的資源提供者,才有機會透過互利關係,建立一個共生體系。

因此,你必須要發展出自己的能力、放寬心胸走進不同的社群(去認識新的人)、用心去關懷別人,假以時日就會累積出效果,在時間分配上,分配給有機會和你產生互利關係的社群上,你就會逐漸累積出好的智囊團。


-完-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淡季早一步佈局

本質上,這世界上每件事物都有各自的起承轉合循環。做學生的時候,每年從上學期、寒假、下學期、暑假,都有一個循環再發生。商場中的運作也是一樣的,每個行業都有他們的各自起承轉合,就好像職業比賽一樣,從例賽到年度冠軍賽。我觀察到在每個行業的領導業者,都會在每年的循環(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不同的時間區段)中,做出和追隨者不一樣的動作。

有一個企業所經營的行業每年在春、夏季有兩到三場很大的展示會。因此,他們會讓所有業務人員在中國農曆春節過後,直接帶著最新的資料和促銷,到每個主要客戶去推銷當年最新尚未發表的產品,將他們的預定採購金額大部分先占光了,然後,再帶著他們都年度盛會中,去享受那種早一步訂到的感覺。當然,他的對手們面對已經口袋被挖走一大塊的客戶,只好用更多的促銷方式,彼此激戰。這家企業就用這種方式在他們行業的淡季開始補局。
另外,有一個企業則利用行業淡季開始進行布局,趁著對手在休息的時候,利用現金折扣吸引客戶提早預訂和其他活動,搶先將下一個旺季的訂單和資金拿到手。有的企業則是利用旺季碰到原料價格高漲的時候,將品質差的客戶停供,搶下對手中品質好的客戶。

在本人觀察中,這些企業都有個共通的特質,就是企業主要領導人時時刻刻都會思考如何讓企業更成功,如何將生意做得更好,因此,他們非常用心地去觀察市場和客戶的每個細節,然後,都採取比他們對手更早一步,更有差異的作法。領先企業的領導者的經營邏輯就要和其他人不一樣,就在對的季節做出對的動作,然後,享受收割的樂趣

-完-